要脸就做不成人。
贾珍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他们这种人家,又最容易养出要脸的公子。
所以经常当着下人的面,唾骂捶打贾蓉。
因此贾蓉从小就不要脸。
堂堂府里的正经爷们,根本不在意脸面,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面对妇人也能唾沫自干。
看出了琏二嫂子是喜欢要脸的人, 那贾蓉就更加的越不要脸了,低三下气使劲了浑身解数。
又一次从王熙凤这里讨来了贵重的东西。
说是借,可是如何会有的还。
贾琏,贾宝玉都是如此。
金陵的规矩没有京城大,因此薛蟠在京城混了几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顾妹妹的感受, 这回薛蟠一定要送莺儿给唐清安。
因此薛宝钗不敢去见姐妹们, 更不敢见探春,想到如果见到探春后, 她看自己的眼神,薛宝钗就无地自容。
周瑞是府里的大管家,五年前和唐清安从金陵到京城,有几分的关系在。
因此他带着府里的嬷嬷,送香菱和莺儿去金州。
“薛大傻子这回倒是不傻了。”
贾珍和薛蟠平辈,说着玩笑话。
贾政听到后觉得这么说别人不好,而且也是自己的外甥,他对自己的小姨子还是很有好感的。
通情达理,对人体贴。
“薛蟠父亲早亡,他年纪轻轻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撑到现在委实不容易。
唐清安几回报答薛家养育之恩, 情分终归会用完,他能想穿此节, 说明这些年并没有空长年岁。”
听到贾政维护薛蟠, 贾珍才止住了嘲笑。
对于薛蟠把妹妹的贴身丫鬟送给金州将军,几人都不以为意, 贾赦甚至认为早该如此。
就像那缮国公府石家, 规矩比贾府都要大几分, 当年事发被抄家后,为了挽救自家,各种礼节都不要了。
使劲的往各家送人,求伸出援手,最后才保留了一门独子。
平常的时候当然要重视礼节,但如果形势需要,礼节当然比不上现实,这些老爷们还是知晓这個道理。
只有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才会把礼节看的比命重要。
同时认为旁人和他一样如此这般。
前车之鉴,当年缮国公府塞人最多的就是贾府,他们比谁都清楚这其中的厉害。
薛家虽然还不至于到缮国公府的地步,但是这些年衰败的厉害,他们几人也看在眼里。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转机,如果薛蟠还是不能醒悟,那就别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可惜,薛蟠不傻了。
贾赦一脸的惋惜。
去年石家那独子迂腐不懂人情,自己所要他的财产, 他乖乖的奉送, 自己看在往日的情分,难道会不关照他?
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怨不得他了。
薛家的财产,一直看在贾赫的眼里,打了几年的主意了。
他在军中关系深厚,结交了众多的节度使,将领,但是钱财也是泼天般的流出去。
只靠府里的进项,如何能指望得上。
“唉,你父亲当年点错了人,放着大几岁的二姑娘不点,却点府里的三姑娘。”
贾赦埋怨道。
他倒不是要送女,府里既然已经定亲了一个小姐,已经足够了,再多就是过犹不及,反而令人小瞧。
唐清安年轻,他夫人也年轻,这才几年又怀了二胎,这才是他们开始忧虑的事。
偏偏府里三姑娘还小,再等几年,恐怕唐清安子女都几个了,这还了得。
有了几个儿女傍身的秦氏,能乖乖屈服贾府里的小姐?
贾珍听到族叔埋怨自己的父亲,他冷着脸不说话。
贾政看了眼贾赦。
贾赦这才收声,一脸的不以为意。
他现在论军中的关系,不比当年贾敬差,差的就是名声罢了。
现在贾敬关在山庙里这么多年,还有什么实力?
至于自己的弟弟贾政,贾赦没有放在眼里,认为他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府里到底应该听他的了。
只可惜。
想到唐清安,贾赦就十分的惋惜。
唐清安如今的实力,已经快要赶上当年的辽东节度使了。
那时候北镇节度府治下百万人,军力十余万,节制辽东抵御蒙古,治理蛮族各部。
虽然后来朝廷在辽东成立了辽东都司,以致于北镇节度府实力慢慢消减。
但是流水的官员,铁打的北镇节度府。
靠着北镇节度府之位,锦乡侯府在京城屹立了近百年,虽然门楣不如贾府,但是比贾府要稳多了。
在贾赦看来,唐清安就是下一个北镇节度府,封功赏侯不过是等时机罢了。
这极令贾赦眼红。
只是事已至此,只能徒然兴叹,对贾敬升起了一些埋怨。
略过唐清安不提,几人又谈起了京城的局势,以及听说长安节度使要有变化。
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几人一时分不清。
……
陈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