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几年一直是本港风头的人物,报章频频有其头版新闻,只是最近反而沉寂不少。
可能这段时间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心态反而看得开了,抱有一点洒脱的意味。
要说起这位叶志明在商界的沉浮打拼经历,也是有一段颇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
他是靠造牛仔裤起家,之后转做潮流服饰而发达,出过即食面,拍过电影,又出过唱片。
总之叶志明泛泛都做。
不过他经营的范畴太广,而且投资手法错误,让公司亏损太过严重,以致资金周转不灵。
在去年中的时候,叶志明把手里的缤缤集团公司的股份,全卖给了邱氏家族来接手。
叶志明在六十年代发迹,不过真正被普通大众熟知,还是要从他进军娱乐事业说起。
在1976年,叶志明名下缤缤影业凭借一部新浪潮电影「跳灰」,在影坛迅速打下名声。
接着「狐蝠」、「茄哩啡」、「墙内墙外」,连续三年都能获得当时票房前十的卖座电影。
与此同时,缤缤集团也借着这股浩大声势,锐意发展相关的电影发行以及广告事业。
不过这两年情况急转直下,缤缤影业投资拍摄的几部片,上映后票房成绩极其不理想。
而与此同时也在经营电影发行业务中,不断和制片方及院线有过龃龉,陷入了困境中。
叶志明在影坛短短几年,像坐火箭般蹿上高峰,又如流星坠落谷底,真是大起大落。
不过叶志明手中还握有一个优质的公司,那就受年轻人欢迎的BANG BANG时装品牌。
这个BANG BANG牌子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初的香港年青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除了出品牛仔裤,以及还有一系列以运动装款式为主的潮流服装,深受年青人喜爱。
叶志明当时选择赞助极受欢迎的年青人电视节目,以助促销品牌,而令得它街知巷闻。
最出名是无线电视的《BANG BANG甘既声》,以及丽的电视的《BANG BANG新灵感》。
BANG BANG的潮流服饰,价值不菲,香港那些潮男潮女,都不介意用整个月的薪金购买。
李仁杰看上了叶志明手中的BANG BANG这个牌子,因此才会主动促成今晚这场会面。
不过双方之前的人已经谈妥条件,达成这项合作,今晚见个面,是为这事落下个句号。
不过BANG BANG这点身价,对崔智云和李仁杰来讲,实在是连小生意都算不上。
只不过黄河实业旗下的南丰纺织公司,正好打算要发展一个属于自己的时装品牌。
在七十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低迷萧条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以欧洲共同市场为首,继而美国、加拿大,都对香港出口的成衣及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措施。
在这种大环境下,黄河实业旗下的纺织公司发展受限,需要转型做自主品牌,找其他的出路。
于是在李仁杰的建议下,黄河实业开始准备发展做品牌时装,主打青少年时装及运动服饰。
而叶志明创办的BANG BANG时装品牌,是黄河实业的选择目标,因此发起这桩收购桉。
当黄河实业派人和叶志明接触,有意收购他的BANG BANG服饰品牌,情况却有点意外。
此时BANG BANG的经营名义上还是由叶志明掌握,但是控股权是属于邱氏家族手中。
缤缤集团在经营上出现资金困难的时候,叶志明已经把整个业务都打包卖给邱氏家族。
李氏家族和邱氏家族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交情还交情,生意还生意,一切都是在商言商。
这次是由崔智云代表李氏的黄河实业出面谈,并请托叶志明做中间人,把这桩交易谈下来。
最终BANG BANG时装从缤缤集团中分离出来,以一千五百万港币交易,卖给黄河实业。
叶志明也很乐意促成这桩交易,做起中间人也特别得勤快卖力,让交易双方都十分满意。
毕竟BANG BANG时装是他创办,倾注很多心血,哪怕卖给龙了别人,也希望它发扬光大。
BANG BANG交给邱氏家族手中,他们之前没有从事这个行业,未必有什么好的发展前途。
叶志明深知做时装品牌,一定要靠铺天盖地的宣传,这本质上还是个长期不断的烧钱游戏。
一对两百多块的Nike波鞋,一对几十块的Yonex,两者质量不大,但是售价却相差极大。
BANG BANG交给黄河实业来经营,除能够获得巨量的发展资金外,还有其他企业的支持。
而背靠着这些资源的支持,BANG BANG能够发展成国际时装品牌,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当以后人们了解BANG BANG的发展历史,自然不会忘记和提及他这个品牌创办人。
是他,叶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