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许大茂上班路过前院时,就见到一个四四方方的防震棚立在那里了。
他心里嘀咕着,看来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逼一逼,都不知道自己能干成什么事儿。
穿行在胡同中,基本上每个院子里都搭起了防震棚,只是棚子的形状各异,材料各异罢了。
就这样,大家伙儿就在这小小的地震棚里安了家。
之后有消息传来,人们这才知道,原来这次的震中就在冀省。
因为离得非常近,即使京城并不是震中,也受到了重创。
有大量的民房倒塌,还有更多的房屋受损,无法居住。
还听说北海白塔的塔尖都被震掉了,就连德胜门城楼的屋檐也被震掉了一个角。
不过,大家也没有亲眼看到,都是道听途说,做不做准大家伙儿也不知道。
在小小的防震棚里,他们这一住就是一个月。
期间的困难和不便就不用多说了,不过乐趣也是很多。
尤其是对孩子们来说,住在棚子里反而比屋子里有更有意思。
直到孩子们都开学了,住户们才陆陆续续搬回自家的房子。
至于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就是大家都不清楚还会不会有余震,还会不会有危险,街道一直宣传,让人们暂住在防震棚,不要回屋。
第二,也是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家的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修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地震后,房管所的人都快忙疯了。
就是这样,待修的房还是数之不尽。
所以,好些人家都不愿意等待了,直接到房管所领回材料,自己动手,修也好,翻新也好,全随自家的心意。
在这个时候,好些人就动了小心思了。
随着插队回城的青年们越来越多,而他们基本上也都到了成家的年纪,这住房也就越来越紧。
于是在修缮原有房屋的同时,一间间加盖的小屋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四合院们渐渐没有了原先的面貌,变成了大杂院。
许大茂他们住的这间四合院也没有避得过。
牵头的就是阎埠贵和刘海中两人。
说实话,刘海中老俩口在震中和震后的表现不错,别的院儿里的人不清楚,反正后院的人是对他们改观了。
二大爷二大妈的称呼又重新叫起来了。
住防震棚的这些日子,后院一片和气,大家都过得很开心。
只是,这防震棚一拆,他们又变脸了。
阎家和刘家同时在前院和后院盖起了小房,一家两间。
别人家一看,这个主意好啊,正好自己孩子要结婚了,还缺个房,在院子里加盖一间岂不是完美?
于是,短短几个月内,除了易家和傻柱家,还有张叔家这几家不缺房的没盖,其它人家都盖了。
因为这事儿,一大爷没少生气。
他主要气的是阎家和刘家这两个祸头子。
这两家,和赵家,贾家那些缺房的人家不同,他们两家的子女都搬出去了,都是老夫妻俩住两间房,家里房子压根就不紧张。
他们建这小房,纯粹就是贪便宜,目的就是想多占这地面。
一大爷找了他们可不是一回两回了,想让他们带个头,把这小房拆了,让四合院回复本来的面貌。
可这两位,早就达成了默契,跟一大爷玩起了太极。
最后,在一大妈的劝说下,一大爷也撂手不管了。
他觉得老伴说得也对,自己也是一大把年纪了,还操这么多心做什么呢,最主要的是,确实有些人家房子是太紧张了,盖这些小房也能解决人家的实际问题。自己何苦要来做这个坏人。
现在退休了,老俩口享享清福,等着抱孙子,这不比什么都强?
见一大爷歇菜了,阎埠贵和刘海中两人都松了口气,说实话,虽说两人协议过,说一定不妥协,但心里还是怕对方会承受不住易忠海给的压力。
许大茂家没盖小房,因为他知道,这一片的四合院到最后都不会拆迁,后盖的这些小房都没有产证的,等以后早晚也都得拆掉。
自家房子暂时还够住,用不着把钱浪费在这上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等着,等80年代初恢复私房买卖后,准备自家买一套小点的院子搬出去。
不仅仅是娄晓娥,他也一样,更喜欢独门独户。
住在这四合院里,虽说人情味足,可生活确实是不方便,别的还行,就是没什么隐私这一点特让人不舒服,有什么好东西也不敢拿出来,就是给孩子吃点好的改善改善伙食吧,也会有人惦记着。
本来看人家建房子建得那么热闹,娄晓娥也心动了,想着自家孩子多,是不是跟风加盖一间。
许大茂把想计划买房的事情偷偷跟她说了,把她给开心得,从来不关心时事的她,现在落下了一个毛病,天天盯着电视看新闻,时刻关注着时事变化。
见她这样,许大茂就没敢说时间还早呢,至少还得好几年,就让她这样一直期盼着吧,有个奔头也好。
许家老宅因为房子太旧了,破损比较严重,一家人商量了一下,干脆整个翻新了一下。
等房子弄好,许母就搬回去了。
至于壮壮,早就被他爹妈接回他们的小家了。
当初,刚地震时,小张远在三线,听到这个消息时,魂儿都快吓掉了。
即使小妹给他打了电话报了平安,他的心也是突突的,二话不说,立马买了车票往回赶。
一回来,就被委以了重任,荣升为生产技术科的副科长。
然后厂里还给他分了一间房子,终于,分居5年多的小夫妻,又重新团聚了。
为了这事儿,许家一大家子还特地大吃了一顿庆祝了一回。
地点就放在轧钢厂的食堂,只要钱票交足了,这就是傻柱一句话的事情。
许大姐家的小强到农村还没回城呢,所以小雨在毕业后,街道照顾,把她给分配到了街道工厂,和许大姐一起,娘儿俩在一家工厂上班。
这样挺好的,相互着有个照应。
现在全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小强能早点办回城,这孩子的前程都快成许大姐的一块心病了。
其实许大茂和小强一直有书信来往,他一直在偷摸着给这孩子寄钱和粮票过去,还有书本和试卷。
小强上学时成绩很好,只是他是70届初中毕业生,那时高中还没有恢复。初中一毕业,他就跟着同学们一起上山下乡了。
知道这孩子爱学习,许大茂就一直寄信鼓励他,让他不管多辛苦,千万不要把书本丢下,还让他坚持自学高中的课程。
许大茂明明白白告诉他,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恢复高考,只要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到时肯定可以考个好大学。
他的话,就好比吊在毛驴跟前的一根胡萝卜,对小强来说是颇大的鼓舞。还好这孩子从小就比较听这个舅舅的话,要不然,许大茂还真不知道要怎样让一个孩子坚持下来。
边劳作边学习,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过小强做到了。
许大茂的这些书本和试卷,都是从贾家的小当那里要来的。
小当是校办工厂的老师,搞这些资料还是轻飘的。
小强会把那些试卷做好,再给他舅舅寄回来,然后许大茂再托小当帮忙找老师批改一下。
小当这个丫头,性格大大咧咧的,办事儿还是挺靠谱的。
只是有个缺点,爱吃,不过,这个许大茂正中下怀,他每回都是拿好吃的作为回报。
就小强做的那些卷子,老师们给的分数都挺高的,看来这孩子没少下功夫。
前两天许大茂才刚刚给他寄了一封信过去,明确地告诉他,说自己从朋友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应该明年就可以恢复高考了,让他务必再坚持坚持。曙光就在眼前了。
不过,两人通信这事,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秘密,就连许大姐都不知道,两人商量着,等到时小强考上了大学,再给全家人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