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水路进攻,士兵可以免除奔袭之苦,粮草的运输也免去了道路的险阻。
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都是因为道途险恶,运输艰难。走水路,问题不是全解决了吗?
东方不亮西方亮,有可能就要试下嘛?
于是,蒋琓调胡济的两万人马,先期进驻涪县,开始大造舟船,训练水兵。一旦时机成熟,将顺流东下,夺取上庸。
八
蒋琓的准备工作开始了,他马上向中央写出了《关于从水路进攻魏国的设想》的报告。
蒋琓在报告中说:“水路进攻,较之方便许多。”
“蜀国从未有东进的举措,突然进攻,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攻下上庸后,就多了一条北伐的路径,可东可西,游刃有余。”
九
刘禅接到蒋琓的东伐计划,他有些意外。
为什么呢?
因为刘禅当初和诸葛亮制定的北线战略一共三点:
首先,以攻代守,以汉中为屏障,保卫成都的安全。
其次、御敌人于国门以处,保证国内无战事。
第三,以祁山地区为突破口,占领雍州。切断关中与凉州的联系,然后利用羌人和胡人,夺取凉州。使魏蜀两国的版图发生变化,为蜀国灭魏打牢基础。
这一战略,在蒋琓屯兵汉中时,刘禅就和蒋玩再次沟通过的。
可蒋琓的这一东伐计划,除第三点“御敌人于国门以处,保证国内无战事。”之外,改变了“以祁山地区为突破口,占领雍州。切断关中与凉州的联系,然后利用羌人和胡人,夺取凉州。”和“以攻代守,以汉中为屏障,保卫成都”二点。
这么大的改动,让刘禅一时拿不准了。
但刘禅也曾在蒋琓出征时说过:“你们只管放手去干,我是主导不主观。”
这让刘禅不知如何回复这个东征计划。
十
刘禅召开了一次战略决策会议,让大家讨论东伐计划。
大家对东伐计划进行分析研判后,认为这个东征计划,与当年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偷袭”计划有相同的弱点,就是有些冒险。
首先说,走水路顺流而下,宜进不宜退,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逆水回退十分艰难;
其次是水陆进攻,目标比较大,不容易保密。船速较慢,一旦遇陆地攻打不宜躲避。水军没有陆军接应就无法登陆,在水中又无险可据。
第三点,就是能登陆,登陆后,面对北,东二方的魏军,很有可能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第四点,大军顺水东下,一旦汉中危急,很难快速回撤。汉中空虚,那成都必然不保。
经过大家的分析,刘禅惊出一身冷汉。
事不疑迟,要果断的中止东伐计划。
十一
刘禅指示费祎,让他亲自前往汉中,与蒋琓修订战略方针。
费祎到了汉中,将众人的观点转达给蒋琓。
蒋琓听后叹息了一声,说:“既然是大家的意见,我坚决服从。你先回去,我马上召集军事人员,尽快搞出一份新的方案上报中央。
十二
费祎走后,蒋琓陷入了沉思。
蒋琓快七十岁了。
常言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这时的蒋琓也是小病不断,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
诸葛亮把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传到了他的手里,他却没有能够发扬光大,这是他的遗憾。
眼见自己也是夕阳西下了,他真想趁自己还能动,做出一番成就,来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另外,这个东伐计划,就是要险中求胜,占领上庸,提振蜀国上下的士气。
上庸紧邻荆州,荆州是蜀国的诞生地。打回老家去,是跟随刘备一同进入蜀国的老人们的一个梦。
因为这些人剩下的不多了,活着的人也都年过半百,时日不多了。
蒋琓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
十三
既然短期的目标不能实现,蒋琓 也只有认真地考虑长久的战略了。
可他非常清楚,长远规划的实现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看到了。
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姜维的身上。
在现有的将军中,姜维年富力强,得到过诸葛亮的真传,是理想的北伐帅才。
蒋琓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要给姜维铺好路,为姜维量身订做一套可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