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朱棣终于登上了皇位,姚广孝便可以说是朱棣的第一功臣,此乃是从龙之功,看起来也彷佛是姚广孝的一生夙愿。
毕竟他这一辈子似乎都在为了朱棣造反在做准备,可结果,真等到朱棣登上皇位后,姚广孝竟然再一次回去当了和尚。
朱棣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明成祖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
这举动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澹泊名利来形容了,就好像他生下来的使命就是辅左朱棣称帝,待得功成之后,便立刻身退,一辈子青灯古佛,没有半点留念。
没人知道姚广孝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实乃是大明第一奇人。
只不过现在的姚广孝,尚且还没有正式的剃度出家,更没有遇见朱棣,此时的他正处于游历的状态,行至应天,听闻江宁县有一新衙门,觉得颇有意思,便来到此处看了些许热闹,随后便失去了兴趣,原本正打算离去,知道李洪出现,提出了《仪礼》方才突然有了兴趣。
而后又见李洪口才之利,便有起了好胜之心,所以才会横插了这么一杆子。
这也是没办法,姚广孝虽然表现的一向十分谦逊,但内心实则十分自傲,而他也确实是有自傲的资本,世上能入他眼之人本就不多,现在看见了李洪,自然是见猎心喜,有心切磋一番。
佛教中本就有辩经的传统在,而姚广孝其实除了儒释道以外,还有一层不太为人所知的身份。
姚广孝的道学师傅,通玄明素弘大法师,席应真,不仅仅是个道士,其更是‘纵横家’的传人。
《汉书·艺文志》称:“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其实孔子的这番话,几乎便已经将纵横家的形式方针给具体的总结了出来了,那便是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
用比较好理解的就是,纵横家便相当于后世的外交官,只不过这个外交官拥有更多的权利。
所谓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而这二人的师傅,便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
汉代应劭《风俗通》云“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只不过很明显,这项源于上古先秦时期的学说,在经过了小两千年后,大一统反而成了必然规律,所谓合纵连横早已经无了用武之地,纵横家的传人此时却已然变成了一个道士。
所以,姚广孝之所以如此坚定的鼓动朱棣造反,未尝没有其接受过纵横家学说的原因在其中。
说到底,这纵横家其实便是用口才来说服别人,这也正是为何姚广孝此刻想要和李洪在口舌上一较高低的原因。
“所以此事若想解决,倒是也简单,千古以来自有成法,可于同族中择一幼童,另立为继子,财产香火,一并承袭!”
说完之后,姚广孝便是一脸挑衅的看着李洪,那眼神的意思就是,你看,我三言两语就能将你辩驳的说不出话来,还给你提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