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再次翻开英文版书籍仔细阅读一遍,先是给隆国友人回信,感谢他推荐这本书给他,接着又写信给哥伦比亚大学一些相熟,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教授学者。
希望可以把这本书作为课外读物给学生们看,对他们今后研究隆国历史很有帮助。
......
与此同时,悄悄登入米国本土的《万历十五年》在各大学校。
史密斯一个在米国稀松平常的名字,但他从事的工作却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平凡。
哈佛大学社会学、哲学双料博士导师。
买了些面包,史密斯照常走进一家书店,问店员道:“最近有什么新书吗?”
店员早已经是老熟人了,殷勤地介绍说:“史密斯教授,有几本新书出版,请跟我来!”
史密斯喜欢读书,他本身就是一名学者,尤其爱好哲学、历史和文学,可惜这些相关书籍出版的速度,明显跟不上他的阅读量。
史密斯正在挑选书籍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书架一角摆放着一本充满东方古韵的封面书籍,神出鬼差得拿起来。
打量着精美的包装,不像是新人作家能承担起的包装,不由对着店员,好奇问道:“这部书,是哪位学者的作品?”
店员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介绍说:“这是一个隆国人写的,听说在那边很火,史密斯您知道的,米国是地球的中心,总有些自不量力的人以为在当地很火,就同样可以在米国也玩得转,但现实会告诉他们残酷的真相。”
对于这种自不量力的外地人,店员见的太多了。
史密斯不置可否,对于这种傲慢的偏见他见的太多了,只是说道:“我可以先翻阅一下吗?”
店员说:“当然可以,请便。”
史密斯打开封面,开始看起序言。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澹澹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Caihao Chu。
开篇就勾起了史密斯的兴趣。
前面都是英文,只有最后是由拼音组成的汉字。
本来翻译组要给楚才浩取一个英文名字,方便辨识,但楚才浩很抵触这种行为,认为老外念不出是他的问题,没必要自己迁就别人,直接采取音译就可以了。
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史密斯看着这似陈相识的拼音字,这样想着。
不过只是脑袋过了一下,就不在去想,而是开始翻阅正文。
他从万历篇读起,不知不觉便陷入其中,完全忘了自己还在书店里。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店员终于忍不住提醒:“史密斯教授,你是否决定了要买它?”
“啊?哦,当然!”史密斯如获至宝地说,“我必须买下来,这是一部有趣的历史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