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实业兴国(2 / 2)

实业兴国的招牌打了出来,似乎去办厂经营的商人,好像多了一层荣誉,不再是那么的社会地位底下。

许多商人更是嗅到了强烈的商机,开始有心探索起来。

大街小巷,酒楼茶楼,一下子冒出大批商人,都在谈论这个事情。

真好像就是突然冒出来的,有心人发现,原来在京师从商的商贾,有这么多啊。

“张兄,可是看了最近的邸报。”

“看了,天天看,但凡有最新的,必然遣下人去买,也就几文钱,喝个茶水都不够,能够随时看到咱们大明的新动向,自然不都错过。”

“最新一期的邸报上,有关于实业兴国的想法,难道张兄就没有心动吗,依某愚见,这必然是新的方向啊,且不说还有朝廷扶持。”

“诶,李兄,你却是不知道,早在邸报出来的时候,我就有了这个想法。当时一脑子就想办厂,可这钱到位了,干嘛却又不知道。”

“张兄,不瞒你说,某娘家在群英商会有些关系,据说此方水泥配方有意散入民间,且不收取任何钱财,只要两成干股。”

“真有这等好事,若是能开水泥厂,那岂不是赚大发了,还能搭上群英商会这条大船,李兄,这等好事,你可莫要蒙我,干嘛找我呢,找谁不是找。”

“张兄,实不相瞒,原本我也是想了好几个人选,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张兄最让我觉得靠谱,这等合作之事,必然得找像是张兄如此品德高尚之人方才行得长久。”

“哦,李兄怎就觉得我品德高尚了。”

“张兄莫要瞒我,太孙殿下修建学堂,李兄可是帮了不少吧。城南那个地方,原本就是张兄所属,后建了学堂,我可知道,张兄分文未取。”

“此事莫要提及了,既是如此,我也是放心了。愿咱们也能开办一份好的事业。为国,为民。”

“好,便就是为国为民。”

如今的世道的商人,跟后世有些出入,并没有合约的说法。

都是经营着自家头上的名声,跟他们提及合约,便算是看不起了。

寻找合作的伙伴,更愿意与品德高尚之人一起,至少不用担心后背捅了刀子。

水泥是必然要开放的。

不过就现在来说,白给指定不行,按照朱英的指示,群英商会便就放出话来,若得水泥配方,须得献上两成干股才行。

名额还有一定的限制,目前来说是对全国的地区开放,在献出两层干股的同时,也有地方保护策略。

如同在某个县城内,十年内只能允许一家水泥厂的出现。

听上去好像是在限制水泥厂的发展,实则不然。

这是在更大的层面,调动了大家去办水泥厂的积极性,而且也能让许多办厂的人,心中踏实,不用担心一些恶性竞争。

十年的保护期,也能让许多办厂的人,尝到最初的甜头。

那么在选取地方,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了。

朱英这边也没瞒着,大伙也是能看到,水泥的效用,可不仅仅只是在于修建道路之上。

包括兴建房屋,也是有着非常大的用处。

在正阳大道修建完之后,两边的小高楼也已经开始修建起来。

初定只有三层高,毕竟总高肯定不能超过承天门。

便是这三层的高度,在现在的人看来,那也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

整齐排列的房屋,外面还刷着白粉,有着红木柱子,窗格一些装饰。

屋顶修好后,也是有屋檐搭配,并不显得突兀。

现在商铺还没有开放,就已经有大量的商人开始打听价格了。

目前来说,正阳大道两侧房屋,只租不卖。

除了水泥厂外,造纸厂,印刷厂也很重要。

因为涉及到成本的关系,尤其是油墨成本,所以不管是造纸厂,印刷厂。

朱英这边都是以扶持为主,不仅没有收取任何费用,所有的知识,包括油墨的制作方式这些,全都是免费开房。

之所以要如此,其中不仅仅关乎到邸报这块,还涉及到普及教育的关键。

纸,是文字的载体。

想要教育事业的兴盛,那就少不了纸张的制作。

扶持,就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彻底的开花,形成良性竞争,大的竞争。

只有开办纸厂,印刷厂的人多了起来,价格才会大幅度的下跌。

所以自然是办得越多越好,甚至只要有这个意愿的,还不懂得怎么做的,群英商会这边可有提供有经验的人员帮扶。

当然,帮扶人员的来往路费,吃喝用度,当然都是由商家负责。

当这些事情,在邸报上开始宣传的时候,群英商会的平安茶楼,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没得办法,只好临时快速的,把靠近正阳广场的商铺,二十多间先行装修完成。

作为接待使用。

同时也招聘大量的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包括一些关于各方面的介绍,都刊印成册。

即使如此,每日从早到晚,询问的人都是络绎不绝。

为了更好的发展造纸,印刷。

一些小的作坊成本,也被宣发到文册之上。

这是为了加大其中的竞争力度,同时也是为了许多坊间的百姓,有些余钱的,也能够参与进来。

与此同时,朱英马上召集六部官员,尤其是户部这块,开始制定关于用工的最低保障制度。

这个制度,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什么休假之类的,也无法保障,甚至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完全是一种剥削劳动力的行为,好像还是帮着商人在剥削。

其实就目前的社会状况,能够让一个工人,长期工人所赚取到的工钱,稳定的供养家庭成员,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

可是说是绝对的良心商家了。

搞什么高工钱制度,便是完全不符合大明如今的国情。

即便是这些基础的保障,在许多商人看来,朝廷这边还是有些狠了。

因为最为关键的一条,所有工人,不可以有卖身契。

也就是说,但凡进了场子,就等于卖身契失效,不仅不受官府的保护,还要进行查出。

朱英已经预判,许多黑心商人,指定大量低价购买奴仆,作为用工人所用。

只是也有一个漏洞。

那便是官府所保护的,唯有享有大明户籍之人。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大明户籍,便就不在保护的范围之内了。

最新小说: 女儿的朋友3 国产电影三级 国产精品导航 国产啪啪视频 爆操美女老师 97国产自拍 亚洲高清自拍 亚洲激情婷婷 美女被男的操 中国老头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