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贴心的贺喜道:“都是赖官家恩德,所以江南风调雨顺,从七月九陆续传来各地丰收。”
赵桓淡笑一声,虽然知道她这是讨喜之言,但男人嘛,就喜好美女的恭维。便吩咐道:“你稍后递个旨意给政事堂,让宰相们预防谷贱伤农。毕竟改革了税收,每亩都征以四百文的钱财,百姓要将粮食成钱财,才能交税。别让那些奸商、豪强趁机压低谷价。”
“官家仁厚,实乃天下百姓之福。这方面宰相们已经通过了常平仓之议,前些日子予抄过一份票拟。朝廷将在各地增设常平仓,设置最低粮价,一旦粮价低于官府设置最低价格,常平仓将立即以所设价格收购民间粮食。”
赵桓睁开眼,望向唐怡,问道:“设置常平仓保护粮价,似乎是祖制。朝廷各位相公怎么又郑重其事地又提出常平仓之议?”
唐怡见赵桓眼中精光闪过,只感觉心头一颤,全身僵硬,连忙解释道:“是计相上的札子,右相审阅贴的票拟。如今朝廷计亩征银,朝中掌握大量财政,正适合维持粮价稳定。所以计相提议各路、各州都增设大量常平仓以取代此前官仓。其一能预防谷贱伤农,其二也能为朝廷储存大量粮食,以备战事、赈灾等用。”
赵桓这才露出一抹淡笑,对大宋如今地国家制度愈发满意。
这套制度最大地好处就是能极大减少君权对国家是限制,无限接近于君主立宪制度。
将国家交给专业地大臣去管理,而皇帝不用操心太多政务,只要抓紧军权就可以了。
如今的大宋跟后世大清可谓走上了两个极端,倒是与大明有些相似。
后世总是说大明多昏君,大清皇帝多勤政。
这其实跟皇帝本人没多大关系,主要是两个朝代的国家制度不同。
大清他就是靠皇帝治国,皇帝要是不管事,整个国家就无法运转了。
可是大明他是靠制度治国,无论皇帝是在后宫斗蛐蛐,当木匠,修仙炼丹,甚至开个小号跑到数千里外的前线去当威武大将军,领兵打仗。
朝廷依旧能流畅的运行,没有一丝影响。
大宋如今也是走在了跟明朝相似的道路上,赵桓从穿越到如今一直都十分重视宰相,每个时间段都有一位宰相帮自己处理政务。
把行政权交给了宰相后,他就只抓监察权和军权。
不过大宋虽然与大明有几分相似,但运转起来后却有非常大的差距。
最主要的是设计这两套制度的皇帝,其出身、眼界与决策有根本性的差别。
明太祖朱元璋,他出身于农民,所以决定了大明农业王朝的根本属性,负责这套制度运行的官员都是士大夫。这就避免不了他们最终腐化堕落,成为封建腐朽王朝。
但赵桓不同,他骨子里就不信任士大夫阶层。朕即国家,在他的鞭策下,大宋各项制度处处针对大地主、大士大夫,而各种鼓励工商。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士大夫将大宋腐蚀堕落,他甚至已经培养了一个先进阶层来取代已经腐朽堕落的封建地主阶层。
所以赵桓笑着说道:“朕就随口一问,你不用紧张。最近右相有没有上札子汇报全国官学的情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