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努尔哈赤的儿子,基本上都是亲王,至少也是郡王,但阿巴泰却只是一个贝勒而已。哪怕在贝勒爵位前加上了“饶余”(满语为富裕之意)的美号,也还是表明阿巴泰在建虏高层的地位有多被歧视了。
也是如此,皇太极虽然因事常有处罚阿巴泰,却从来不削爵降官位,只是罚钱之类。如今他身体不好之下的统兵权,交给阿巴泰,他也能放心。
另外,皇太极封镶白旗的钮祜禄·图尔格为副将,成为这次领军的第二主将。
至于出征人马,则是从满八旗,汉八旗以及蒙古八旗中皆抽调部分兵力组成,共计兵力达五万之多。
另外,按照惯例,也已经传谕东部蒙古诸部,让他们也跟着一起进关劫掠。预计到时候在关外草原汇合之后的兵力,能达到十万之多。
这么一个安排,也能看出来,皇太极对于入关劫掠这个事情,并没有不放心。
之所以如此,其实也简单。
第一,入关劫掠又不是第一次,前面四次都没任何问题,总不可能这一次会出问题吧?
第二,松锦之战,费尽心力,耗尽物资,把明国的主力给灭了。剩下的关内,还有流贼作乱,明国哪来的兵力对付入关的军队?就算有,也不可能是精锐。
十万大军入关,还要不顺利的话,真是名字都要倒过来写了。
还有一点,大明蓟辽总督,最会打仗的洪承畴已经降了大清。
皇太极为此,和洪承畴深入交谈过很多次。让他满意的是,洪承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得他对于关内的明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按照洪承畴的说法,明国朝廷腐败,皇帝无能,刚愎自用,加上流贼肆虐,天灾人祸之下,在松锦之战后,绝对已经无力回天。
刚听到这话的时候,皇太极不由得大喜。
关内局势如此,岂不是大清的机会?
然而,刚一激动呢,血往脑门上涌,差点就晕了。
这让皇太极清醒过来,自己的身体不行,要想图谋关内的话,已经是有心无力。如果早十年,那肯定是有机会!
意识到这点,他便把洪承畴抓在手中,不然他去和别的亲王贝勒亲近。表面上,是他这个大清皇帝尊崇洪承畴,给其他投降的汉人看,实际上,他是怕洪承畴道出的关内内情,会助长其他亲王贝勒的野心,特别是多尔衮。
如此种种,让皇太极对于这次的入关之行,压根就没有一点担忧。要不然,他还是能认得清,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整个大清国的利益,到底哪个更重,不会只派阿巴泰这种分量的入关了。
他如此,其他建虏也是如此。一个个都认为,进关就是去发财的。抢钱,抢粮,抢女人,什么都抢,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们刺激和欢喜了!
这不,轮到出征的那些建虏,一家子都是喜气洋洋,就像过节一样,欢送自己的家人出门。
而那些没有轮到的建虏,一个个都是抱怨着,怎么就轮不到呢!看着那些出征的建虏,眼神可以说真是羡慕嫉妒恨了。
之所以如此,不但是入关的会多分一些战利品,并且还能私下藏一份,只要不过分,谁也不会追究,毕竟都这么干。
入关,就是发财,这是他们的共识!
沈阳城外,列队完毕,在等着他们的大清皇帝送行的当口,一个个都在低声聊天,喜笑颜开的。没有家人在身边,大都谈着关内的女人有多水灵!
还有不少人,都是有点不耐烦,想着快点进关去享受。
好不容易等到皇太极和那些高级将领说话,可以出征的时候,一个个是精神奋发地开拔。
他们如此,接到皇太极旨意的东部蒙古诸部,也同样如此。
他们和建虏有区别的是,能腾出人手入关去抢劫的,那就全都去。
因此,各个蒙古不足,包括敖汉、科尔沁等等部族,除了必要的留守兵力之外,其余的男人全都派了出去,甚至连胡子一大把的都有。
这几年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不趁着大清军队入关的机会,跟着去抢一把,还有什么时候能发财了!
谁都不傻,抢一次就能舒服几年,一定要大抢特抢!
就在关外建虏“呼朋唤友”,出发去关内劫掠之际,开封城外,也到了关键时刻了。